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走基层、亮身份、听“企”声、解难题活动,企业高端产品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展,创新创业大赛……5月24日起,长兴县人才科技活动周拉开帷幕,一系列丰富多彩、独具特色的科技活动正火热展开。
太湖南岸,这座“富美”小城不断涌起创新之潮。近年来,长兴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要求,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形成创新策源优势、产业创新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,先后成为全省振兴实体经济试点县、全省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县和全国首批创新型县,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,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创新百强县第12位。
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。当下,长兴正全力塑造发展新优势,为开创“五富五美”美好未来澎湃创新力量。
硬核举措
营造双创活力生态
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。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,长兴不断升级“科技战略”。2021年,长兴人大在湖州市创新出台《关于全力支持打造人才强县创新强县的决定》,聚焦营造科技创新氛围、完善科技型企业评定机制、简化项目准入评价程序等9个方面,为高质量推动共同富裕、建设国家创新型县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,并将每年的5月31日设为长兴县“人才科技日”,从立法的角度为人才科技工作保驾护航。
另外,在逐年完善创新券、科技贷款等政策文件基础上,长兴县科技局牵头创新出台“科技新政12条”,新政包含加速科技型企业倍增提质、鼓励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内容,构建“产学研用金、才政介美云”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,为今后一个时期引领和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确立了指南针和风向标。
实施创新强县战略,全速优化科技创新生态。长兴在全省率先引育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(项目),创新发展后劲持续增强。科技型中小微项目招引绩效显现,累计培育认定县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89家,应税销售收入超千万元企业有140家,上规企业达82家。
同时搭建桥梁,助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、产学研合作、研发机构全覆盖。长兴在“科技创新券第 一县”基础上,在全省率先编制省级标准,率先引进两批共11名科技镇长常驻破题。
打造强劲科创“气场”的同时,长兴积极破除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,深化科技体制改革。长兴县聚焦科技部门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定位,主动布局创新资源,深入推行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制”,建立健全重点领域项目、平台、人才、资金一体化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,以关键环节、领域的突破带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竞争力跃升。同时,以科技人才、科技项目为纽带,多管齐下,着力吸引、汇聚各类创新要素,84名科技人员带着项目和团队回乡创新创业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。
近日,长兴县科技局又推出了新年度科技服务清单40项。清单列明了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各级科技类的申报项目和服务事项,并附上了预计申报时间和服务科室的联系方式,确保服务企业“零距离”,进一步助力“六百”攻坚行动落地见效。
下一步,该县将继续加快科技项目和资金申报网络平台建设,规范申报、审核、兑现程序。持续关注企业对科技新政的反响和新政对企业创新发展、科创与工业指标的影响,及时完善科技政策条款,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应。
彰显主体
增强企业创新实力
1.82亿元,同比增长39.6%!凭借多款车用高性能柴油机柴油滤清器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专精特新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——浙江威泰汽配有限公司去年全年销售业绩喜人。企业总经办经理邓青林说,受长兴县一揽子科技新政激励,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高新项目投资力度,目前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均居首位。
眼下,越来越多像威泰汽配的长兴企业热衷于自主创新。2021年,长兴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家,数量居湖州市第 一。长兴县科技局局长朱伟说,正是因为长兴县创造了良好的科创氛围,使得企业勇于在科技创新上寻求突围。
无独有偶。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也对这场“科创水暖”作出了强烈的“先知反应”。企业研发的全成型智能型电脑针织横机,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,可以用一根线生产一件无缝毛衫,成功揭榜省“尖兵”计划项目。丰帆数控董事长宋焕良坦言,当地重视创新主体发展,企业才舍得下“血本”投入。据悉,该企业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高达1800多万元。
企业是创新的主体,为推进科技企业倍增提质,长兴县配套了一系列激发企业自创创新活力的“新打法”,深入实施科创“双十百千”、孵化平台提质增效和科技人才引育破难攻坚等一系列行动,助推企业增进研发活力和高新项目投资。
同时,加快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,成功争取省级“科技贷”改革试点,从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“小切口”入手,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范围,打造科技贷、贷款贴息、奖投联动模块,创新制定科技企业“创新指数”标准并形成企业评估画像,集成科技型企业信息的归集、分类、分析、研判及管理,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一体联动、一触即达、一屏感知。目前已形成全县1314家科技型企业画像,累计发放科技贷款达40.43亿元,贴息达2303.63万元,投资科创基金项目15项共计金额9105万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进一步打通创新主体发展路径,长兴打响了规上工业企业“三有三新”促进研发投入提升三年行动。“我们通过推进培育企业开展研发活动、引育研发人员、创建研发机构,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企业认定、创新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,实现企业‘自我加温’科研创新。”长兴县科技局高新科科长张琼说。
数据显示,目前,长兴建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、省级企业研究院29家,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8家、省创新型领军企业5家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64家和省领军型创新团队4个。近3年来长兴县企业为主承担省级以上重点研发项目15项,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6项。
升级平台
积聚产业发展后劲
高能级科创平台,是创新体系中的“塔尖”“重器”,也是各个城市赢得创新资源的关键法宝。
“刚入驻青创园时,我们面临着厂房、资金等各种困难,多亏当地提供了硬核政策和贴心服务,为我们投产达效创造了良好基础。”浙江华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强介绍,企业2019年入驻长兴县南太湖青年科技创业园。当时不但直接拎包入住4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,还获得了几十万元的厂房租金减免优惠。如今,企业发展越来越好,2021年产值已超过1亿元。
没场地的给场地,缺资金的投资金。近年来,长兴以孵化平台提质增效为工作主线,大力推进孵化平台体系建设、专业孵化模式推广、科技型项目引育等工作,为平台企业和项目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与优厚的资金奖励。
以位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浙江中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为例,企业第 一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,获得了房租减免的奖励。第二年突破1000万元,再度获得税收返还的扶持政策,以及专利补贴、科技券发放等。两年间,企业合计获得资金奖励超过80万元。“这笔资金对于我们这家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帮助很大,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技研发中。”中特互联科技公司总经理杨方荣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在长兴,一个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正释放出强大“磁场”。以新能源装备高新区为主阵地,长兴建实省级新能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,已组织实施各类科技攻关项目,引导新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。
以提升效能为导向,长兴正不断整合升级科创平台。该县高效整合集聚各类创新资源,加速构筑技术攻关、成果交易、企业服务等方面优势,加快建设共性服务平台,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检验检测、知识产权、研发设计等创新服务,目前已建有新能源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、生态循环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新能源、智慧纺织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。
同时,紧抓三大科创高地建设,着力构建实验室体系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。长兴加快融入省实验室体系建设,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研发机构优化整合,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;积极培育省技术创新中心,构建由重点企业研究院、省级企业研究院、省级高企研发中心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体系,并鼓励企业建设“科研飞地”,设立海外研发中心。
对外合作方面,长兴积极融入长三角创新网络,联合上海、江苏和安徽等地科技部门,加快构建省际毗邻区域创新共同体(即“一平台三中心”),扎实开展多层次、广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,推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。
截至目前,全县已建成省级以上孵化器4家、省级众创空间15家,共有各类在孵小微企业(项目)500余个,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。
“众创空间-孵化器-加速器-产业园区”专业化、特色化、全链条的孵化体系已初步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