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兴是浙江省的北大门,与苏、皖两省接壤,位于太湖的西南岸。全县区域面积1430平方公里,现有户籍人口约64万。长兴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。长兴建县始于晋武帝太康三年(公元282年),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。长兴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诞生地,历史上佛教兴盛、名刹众多,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共有大小寺院200余座,被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誉为"帝乡佛国"。茶圣陆羽在长兴写就了我国第 一部茶叶专著—《茶经》。明代中叶,散文大家归有光、小说家吴承恩曾同治长兴,吴承恩在长兴为写《西游记》积累了大量素材。长兴是革命老区,有被誉为"江南小延安"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群。
长兴是一个科学发展的后起之秀。进入新世纪,长兴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,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,先后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卫生县城、全国文化先进县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、中国金融生态县、全国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和浙江省文明城市、省科普示范县、省生态县、省森林城市、省示范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,获得了联合国环境署认定的"国际花园城市"城市类金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第 一名、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、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、中国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等。县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 级开发区,并入选国家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。
一、长兴耐火产业
耐火产业是长兴的一个传统产业,主要分布在煤山、画溪、夹浦、洪桥和李家巷等地,为钢铁、有色金属、水泥等行业服务。伴随着高温工业的迅速发展,我县耐火产业也顺势得到发展,并于2008年获得“中国耐火材料之乡”的称号。在经过近两年来三轮三个阶段的强势推进后,耐火产业已初步实现装备提档升级、产品创新创优、管理提质增效的阶段性目标。据统计,2015年,全县162家耐火企业户均产能达到6200吨/年,提高了2700吨/年。其中,50家规上企业完成产值40.68亿元,同比增长9.7%。企业人均产值达到149万元,增长157%。进入2016年,长兴耐火产业的发展迎来新挑战。为了在前期转型升级工作基础上,进一步取得新成效,我县将在争创全国耐火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、加快推进技术改造等各个方面做足文章、打牢基础,从而较好地推动全县耐火产业由小到大、由散到聚、由弱到强,进而打响“中国耐火之乡”的区域品牌。
二、长兴轻纺丝绸产业湖州丝绸有着几千年历史。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距今4700年,该遗址出土的绸丝、丝带、丝线能够证明,湖州是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湖州是名副其实的“丝绸之府”,据史料记载,从三国六朝起,经唐、五代十国、宋元奠定基础,至元明形成,前后达1400年左右,清朝和民国前期为湖州“丝绸之府”的鼎盛时期。三国时,当地民间丝织业成为家庭副业,生产绢、绵等丝织品。东晋太元六年(381年)吴兴太守王献之在任时以白练书写,有“王献之书羊欣白练裙,练即绢也”的记载。到南朝时期,吴兴郡丝、绵、布、帛生产交易进一步发展。
三、长兴蓄电池产业
长兴先后被授予“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”、 “中国新能源产业基地” ,“国际光伏产业联盟成员”,2010年被列为全国首批13个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之一。目前在储能电池行业,长兴在国内占65%以上的市场份额,开发区以锂电池、燃料电池、光伏电池为主,光伏产业发展迅速,目前从拉棒切片到电池片组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。长兴新能源产业涌现了天能国际、超威动力、江森自控、汉能光伏、南太湖青创园、振龙锂电、昌盛电气等一批明星企业,该产业已跻身“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”。
四、长兴旅游业
长兴旅游资源丰富独特。长兴金钉子远古世界景区、中国扬子鳄村和十里古银杏长廊构成了长兴独特的古生态奇观;顾渚山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,也是中国历史上皇家贡茶院所在地,花巨资重建的大唐贡茶院气势恢弘,
无时不刻向游人昭示着茶文化圣地的无穷魅力;融自然山水、宗教文化于一体的仙山湖景区、城山沟景区,以陈武帝故宫、仙山显圣寺、水口寿圣寺等为代表的帝乡佛国以及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,
都大大的丰富了长兴旅游的内涵,扩大了长兴旅游的知名度。
长兴将充分依托良好的自然、生态和区位、交通优势,以“县域大旅游”的发展理念,围绕“四季诱惑”乡村度假品牌形象的塑造,积极培育“春•花醉人、夏•果迷人、秋•色诱人、冬•食暖人”为主要特色的四季乡村度假系列产品。
打造“长三角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”形象。